结构化面试五大题型必刷题【综合分析题】4

2024-03-25 18:24:02阅读()

4、建筑工地乱,拖欠工资,治安差。现有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种是公安局牵头,联合多部门,联合治理:第二种是谁主管谁负责。请选择一种方式并说明理由。

4、【参考解析】

开展建筑工地整治活动,充分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整治活动的两种工作思路,我会选择第二种,原因如下:

在行政执法中,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联合可以形成执法的“强势”对于违法案件的查处也较为顺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政府部门“联合执法”,在解决某些现实问题上确实起了一定作用,可是随着执法部门数量的增加,有些问题也就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当联合执法部门当中的某一部门出现违规执法时,其他部门不但难以对这些部门的行政权力实施监督,而且为了问题的解决,这些部门也往往深陷其中:其次,执法部门的行政职权各不相同,多部门“联合执法”,不利于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成绩大家邀功,出了问题相互推诿,这很不利于责任的划分:而且“联合执法”多有当地政府的组织和支持,发生侵害被执法者权益时,政府和执法者通常都坚持“以大局为重”“成绩是主要的”而掩饰过失,也增加了被侵害者诉讼的困难。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的是当一个工作没有做好,则由主管部门负责,不得随意拖委、扯皮。相对于联合执法,这种工作原则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原因如下:一是从责任角度看,主管人员专门负责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主管人员协调解决,相对于联合执法的部门之间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诿,专人解决不存在推诿的情况:二是从时效角度上看,专人负责就需要主管人员必须追踪问题的时效性,若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出现拖拉,对于问题不予以解决,主管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及时介入追踪、解决:三是从评优评先角度看,主管人员负责主抓工作问题的解决,一旦主抓工作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那么在对主管人员考核时,评优评先势必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也会反向激励主管人员要对主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解决掉。

就当前而言,建筑工地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农民工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更需要政府部门及时、有效解决,因此保障农民工权益问题,我认为“谁主管,谁负责”的解决思路更好。
 

山东新途径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