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2021-08-10 19:57:56阅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8月10日消息,据北京市教委官网消息,8月9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北京市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及《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其中,《办法》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同时提出北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寒暑假作业、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等,应免费提供学生使用。

《办法》共十章四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职责、国家课程教材选用使用、地方课程教材编写修订、地方课程教材审核、地方课程教材出版发行、地方课程教材选用使用、保障机制、检查监督等。

《办法》提出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实行国家、市、区和学校分级管理。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细化落实制定有关教材制度规范,指导监督各区和学校课程教材工作。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区中小学教材管理,指导监督学校课程教材工作。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区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选好用好教材。校本课程教材原则上不得跨校使用。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校本课程教材数量,对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及时进行清理。

对于国家课程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北京市教委提出,国家课程教材必须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选用结果须在本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上公示。

选用的教材必须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教材使用应严格遵照选用结果,不得以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替代国家课程教材。同时提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学校选用境外教材,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执行。

《办法》提出,国家课程教材一经选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如需更换教材版本,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征求使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意见,形成评估报告,并向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程序选用其他版本教材,原则上从起始年级开始更换使用新版本教材。

《办法》指出,地方课程教材完成编写修订后,须按规定进行审核。新编教材和修订教材的审核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初审通过后可列入北京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一学年试教试用,并选聘一线优秀教师进行审读,在教学环节对教材进行全面检验,试教试用范围不超过2个区,原则上应覆盖不同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和学校,且同一册教材在同一年级试教试用不超过2万名学生。

《办法》指出,地方课程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格规范编辑、审稿、校对制度,保证教材编校质量。教材出版和印制应执行国家标准,实施“绿色印刷”,确保印制质量。地方课程教材出版发行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不得搭售教辅材料或其他商品。

8月9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明确不得以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替代国家课程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同时要求,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寒暑假作业、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等,应免费提供学生使用。

该《办法》一共有十章四十九条,对管理职责,国家课程教材的选用使用,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审核、出版及选用等作详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所称中小学教材是指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编写的、供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配套的音视频、图册和活动手册等。

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

《办法》规定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实行国家、市、区和学校分级管理。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细化落实制定有关教材制度规范,指导监督各区和学校课程教材工作;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区中小学教材管理,指导监督学校课程教材工作。

学校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区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选好用好教材。校本课程由学校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教学资源,以多种呈现方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确需编写出版的应报所属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和使用管理。

校本课程教材原则上不得跨校使用。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校本课程教材数量,对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及时进行清理。

《办法》要求,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寒暑假作业、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等,应免费提供学生使用,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和使用管理。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办法》规定,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选用以区为单位进行。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中小学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本区教材选用工作。教材出版、发行人员以及与所选教材有利益关系的教材编写人员,不得担任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

《办法》强调,国家课程教材必须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选用结果须在本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上公示。选用的教材必须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

教材使用应严格遵照选用结果。不得以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替代国家课程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学校选用境外教材,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执行。

国家课程教材一经选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如需更换教材版本,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征求使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意见,形成评估报告,并向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原则上从起始年级开始更换使用新版本教材。

《办法》要求,教材选用(包括重新选用)不得影响教学秩序,应确保课前到书。

地方课程教材出版发行不得夹带商业广告

地方课程教材规划、开发、审核和管理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办法》规定,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人员应由编写单位集中向社会公示,完成编写修订后,需进行初审和复审。审定通过的地方课程教材,可在封面加印“经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字样。地方课程教材的出版发行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不得搭售教辅材料或其他商品。

在选用使用方面,《办法》要求,地方课程教材必须在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建立地方课程教材实验准入评估机制,统筹考虑学段课时安排和区域实际,严格控制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材使用数量。

《办法》还对专题教育教材和读本进校园的管理作出规定。中央明确部署单独编写教材或读本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安排落实,按教材选用使用政策执行。其他部门或地方提出的专题教育,以融入国家、地方课程教材为主,原则上不另设课程,不统一组织编写和选用专题教育教材或读本。严格控制地方课程教材和各级各类读本数量,对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及时进行清理。

此外,《办法》要求教材定价应严格遵守“保本微利”原则,教材发行应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