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高频考点素材》法治
2024-03-29 17:11:15阅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 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习近平
◾ 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
法治,融入了民族精神的血脉,锻造了社会精神的骨骼。无论是最早撰写《管子·七法》的法家“先驱者”管仲;再到提出依法治国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亦或者是罗马从《十二铜表法》到《公民法》的衍变;都深刻体现了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的重要性。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正因为如此,贪官才会慢慢减少,还给社会廉洁之风。法治如辅,我们如车,辅车相依;法治如唇,我们如齿,唇亡齿寒。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使一切社会行为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无论是将生命奉献给司法改革,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还是明代出台“考成法”,坚决贯彻赏罚分明的张居正;亦或是驳斥了“法古”“循礼”,立木为信的商鞅,都为我国从古到今的法治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尊崇法治,那整个国家就能沿着法治的轨道高速前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我国古代看,凡属盛世都是法制相对健全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偏在雍州的秦国践而行之,商鞅“立木建信”,强调“法必明、令必行”,使秦国迅速跻身强国之列,最终促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汉高祖刘邦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为其一统天下发挥了重要用。汉武帝时形成的汉律 60 篇,两汉沿用近 400 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