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基常识考点汇总400篇——“国庆节”
2024-03-28 10:19:36阅读()2024年公基常识考点汇总400篇——“国庆节”
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节日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新途径教育。
最早提出“国庆日”是马叙伦先生。
【拓展】马叙伦也是最初建议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人。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拓展】马叙伦之所以提出把10月1日作为国庆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10月1日当天,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二是按照中国干支历法,10月1日是甲子日。古人认为,甲子为干支之始,是第一个干支组合新途径教育。
二、庆祝活动
(一)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
从1986年开始,天安门广场每年都会围绕当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进行设计布置广场中心主题大型花坛供人们观赏。2023年9月25日,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正式亮相。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坛布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长安街沿线10组主题花坛:东长安街5组花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为主线,描绘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西长安街5组花坛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线,展示人民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的美好画面。
(二)国庆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2023年,新中国共举行过15次国庆大阅兵,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的70周年阅兵。阅兵按照“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的原则进行新途径教育。
三、节假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国庆节期间,国家实行高速公路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主要是为了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我们平时讲到的“国庆七天假”是通过调休得来的,主要是为了凑成一个小长假,进而拉动消费。
四、加班报酬
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