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国考(热点问题) 31-35
2024-03-16 11:55:08阅读()31、公务员面试要不要报班
是否报班要分人,分情况。
(1)口才好,研究过真题,对每一种面试技巧都有了解就可以不用报班,在网上自行模拟,了解时政信息,根据时政信息模拟考生回答。如果没有达到条件,还是建议大家去报班,专业且省时,能快速提高面试水平。
(2)哪种面试班比较好:建议报线下的面试班,专业面试老师会亲自模拟考试现场,让你身临其境感受现场面试,克服紧张情绪,熟悉考试节奏,这样到真正的面试现场就不会惊慌失措了。
(3)机构的选择:建议选择新途径教育,知识体系、服务及班级管理都是比较好的,大家可以每家机构都对比一下,然后选择合适的机构报名。
(4)是否按套路答题:面试需要较高的现场随机应变能力,不像笔试那样条条框框的有公式,但也要记住面试的形式,这样才能在练习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格式。
32、公务员面试的流程
公务员考试面试的流程如下,考生进场报到抽签,考生需要携带面试通知单与本人的身份证相关证件,在考试当天提前 30 分钟到指定地点进行报到,由工作人员核对考生身份证件和面试通知书等相关证件,无误后可以进入候考室,进入候考室之后会有工作人员来宣读考场纪律,考生要上交自己的通讯工具,然后现场抽签来确定分组与顺序,根据抽签的顺序,考生将由工作人员带到面试室进行面试,其他考生需要在候考室侯考,候考室和面试室是完全隔离的,所以侯考的考生是无法得知前面进行面试的考生的任何情况,为了防止考试完毕的考生将考试情况透露给后面还未考试的考生,考试没有结束之前是不允许考生随便离开的,上卫生间需要工作人员陪同才可以去,如果排在了下午考试会有工作人员将午饭送到候考室,工作人员按照顺序提前通知即将进行面试的考生做准备,比如目前是 1 号考生在进行面试,侯考室的工作人员将会通知 2 号考生做准备,前一位考生面试完毕之后,即将进行面试的考生,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面试室,面试室内除了有考官之外,一般还有记分员、计时员和监察人员全程监督。评委一般情况下由 7—9 人组成,其中一人为主考官,主考官负责宣读面试指导语,强调注意事项提问等。考生进场时走到考生席,向各位考官问好之后,报上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特别要强调的是不允许考生自报姓名。
33、面试礼仪
(1)衣着得体,落落大方。作为面试者,一个良好的仪态显得尤为重要。仪态体现了一个人形象和素质的高低,可以让考官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需要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面试前,应聘者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改善自己的仪表。这包括修剪头发、修剪指甲、保持脸部干净、清洁牙齿等等。除了仪态,着装也非常重要。适当的着装可以增强自己的形象,让考官有一个正面的印象。衣服的颜色和款式应该适合面试的场合,不要选择过于花哨或夸张的服装,避免过重的化妆和浓重的香水。
(2)避免僵化,套路化。面试中,尽量不要过于模板化,会给人视觉疲劳,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同时,也要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尽量表现自然一些,轻松一些,向考官展现自信从容的微笑。
(3)语言表达。面试时大家都免不了心态紧张,我们应及时调整,放松呼吸,告诉自己不要有太大压力,尽全力就好,尤其在语言表达上不要战战兢兢,结结巴巴,应该抱着不卑不亢、大胆自信的心态说话,这是一个互相交流和双向选择的过程,沟通中声音要尽量洪亮利落,要能够表达出认真、真诚的态度。
(4)交流感。面试过程中不要出现因为紧张而不自觉地扣手捋头发等小动作,要直视考官,用眼神和手部动作增强交流感。
34、面试抽签的顺序对成绩的影响
有的考生对面试顺序在先还是在后,考虑过多,有的认为前面的吃亏,有的认为中间的沾光,还有的认为后面的更麻烦。关于这个问题,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根据以往的经验,面试成绩与考号顺序说一点影响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毕竟考官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开始时,精力比较集中,听的也很仔细,评分可能严一些。后来相对松一些,这与体操、跳水等比赛,是有相近之处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决定因素还是考生临场发挥的水平如何。具体操作时,一般是前三名考生回答结束后,评委们在一起讨论一番,进行综合平衡,统一评分标准,防止你高我低。
35、结构化面试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是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公务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面试形式。所谓结构化,就是固定的问题、固定的形式。也就是说你进去之后抽到的题目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考官也不能进行设定题目外的提问。以国考结构化面试为例,一般 2-4 道题,每题答题时间 5 分钟。两种考试方式,一种是主考官把所有题目都告诉你,你自己决定时间安排。一种是主考官读一个题,你答一个题。乍一听会觉得很正式、很难,其实不然,结构化的中心要点是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言之有理,是在逻辑思维下的言之有理,有条理,思路要清晰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