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法规 第一篇 事业单位概况
2024-03-13 10:46:19阅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法规 第一篇 事业单位概况
一、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内涵
1、定义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事业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①依法设立;②从事公益服务;③不以营利为目的;④社会组织。
3、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
每一种社会组织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政府行政机关和非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企业及人民团体,其产生存在有着客观的社会基础。主要有:①满足公共需要;②弥补市场缺陷;③节制政府失灵;④防止契约失效;⑤弥补志愿不足。新途径教育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
为公共事业提供产品不仅是事业单位的功能,更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非公共权力机构
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由于它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故其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或对同一划分行政区域内的其他部门和个人均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只能利用其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这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知识密集型组织
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共同特征,事业单位主要由专业化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地位,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4、国家是经费的主要来源
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活动经费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仍然占主导地位。新途径教育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我国事业单位的范围极具广泛性,其范围涉及文、教、科、卫、体等等诸多行业部门和领域,其主体多元性,其规模宏大性。
(三)事业单位的分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也不同于公务员。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按照对事业单位补助的多少可将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类型分为: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全供事业单位,即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新途径教育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3、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