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政治常识——邓小平理论(1-8)
2024-02-25 15:04:46阅读()公基政治常识——邓小平理论(1-8)
1.时代背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的主题。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十二大(1982),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十二大 ( 1982)~十三大 ( 1987),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第三阶段:十三大 ( 1987)~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 1992),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十五大 ( 199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全国人大第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3.1982 年9 月,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4.1987 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新途径教育。
5.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2017 年10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7.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①解放思想
②实事求是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