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入门500题及解析(36-40)
2023-12-25 15:46:48阅读()公基入门500题及解析(36-40)(山东新途径整理)
36、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有维护阶级统治职能,又有执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37、下列属于立法环节的是 ()
A、某政府针对道路拥堵问题出台了《车辆行驶管理办法》
B、某市监局对某厂生产的一批不合格饼干进行查封
C、某法院判处犯有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无期徒刑
D、某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
A、委托性法律规范
B、命令性法律规范
C、禁止性法律规范
D、授权性法律规范
39、王某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前,想找李某代考,李某说:“考试作弊已经入刑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你还是自己去考吧。”李某拒绝代考的这一行为体现了法的哪项作用 ()
A、强制作用
B、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预测作用
40、甲和乙的家挨着,甲院子里种了几棵芒果树,树上的芒果成熟了,有果实掉落到乙家中,这一事实属于 ()
A、法律事件
B、事实行为
C、民事行为
D、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解析
36、[答案] B
[解析]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A 项错误,法的本质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B 项正确,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其中法的社会作用包括: 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山东新途径
C 项错误,法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 三者的递进关系角度来把握法的本质,即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因此,法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B。
37、[答案]A
[解析]立法环节涉及到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法定步骤和方式。我国的《立法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进行了基本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A 项正确,属于法律的公布,因而属于立法环节.
B 项错误,市监局的行为属于执法。
C 项错误,法院判决的行为属于司法。
D 项错误,检察院审查的行为属于司法
故正确答案为 A。
38、[答案]D
[解析] 授权性法律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法律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而且该类法律规则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可以行使授权性法律规则所赋了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该权利。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命令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应为一定行为的规则;禁止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勿为定行为的规则。ABC 不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D。
39、[答案]B
[解析] 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
A 项错误,强制作用是指法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的作用。B 项正确,指引作用是指法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进行指引的作用;李某根据刑法的规定、安排好自己的行为,拒绝代考的行为体现的是法对李某个体的指引作用。C 项错误,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D 项错误,预测作用是指法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B。
4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事件。A 项正确,法律事件,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不依权利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和客观现象。甲院子的芒果树果实掉落到乙家中,不是由权利主体甲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符合题意。B项错误,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不直接决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与题意不符。D 项错误,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A。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