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基常识考点汇总——“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

2024-04-22 10:58:56阅读()

2024年公基常识考点汇总——“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

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同一物品的每一单位消费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随着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案例】极度口渴时喝第一杯水时感觉最解渴,喝第二杯、第三杯、第四杯、第五杯,随着口渴程度不断降低,新增一杯水所带来的满足感也会不断下降,如果喝到第三杯水时已经不渴了,继续喝的话感觉很撑,甚至会想吐,新增加的满足感越来越少,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如喜新厌旧,面对同样的事物,越来越熟悉,带来的新鲜感会越来越少新途径教育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投入生产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连续投入增至一定限度后,产量的增量将会逐渐递减,直至最后使产量绝对地减少。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案例】在农业生产中给农田施肥,对农田施化肥不是施肥越多,苗长得就越好,比如施三袋化肥时达到产量最优,施一袋至三袋化肥时产量会增加,施第四袋、第五袋、第六袋化肥,土地承载能力受不了这些化肥后就开始烧苗,产量会不断降低,即边际收益递减(倒“U”形,先增加后减少,中间有一个峰值)。在经济学中概括其为“肥田出瘪稻”,土地很肥沃,但是种不出好苗,原因是某个生产要素加多了新途径教育

【启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就是告诉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

三、区别

针对的主体不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法则相关,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供给法则相关,针对生产者、厂商的供给。

2.效用和收益不同:“效用”指满足感,新增满足程度递减;“收益”指产量,产量先增后降。

3.做题时先判断是针对谁来说的:针对消费者来说的找“效用”,针对厂商来说的找“收益”新途径教育

【例】下列词语体现了经济学中“边际效益递减”原理的是( )。

A.覆水难收

B.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C.一山不容二虎26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答案】B

【解析】A 项错误,“覆水难收”是指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指的是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原理。沉没成本表示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存在形式有多种,比如时间、金钱、精力。B 项正确,“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的是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体现的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原理。边际效益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C 项错误,“一山不容二虎”体现的经济学中的“完全垄断”原理。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的状态。D 项错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意思是城门着火了,还要用池子里的水救火,影响到了池塘里的鱼儿。体现了经济学中负外部性原理。负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 B。

新途径教育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