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全方案》科技工作;艰苦奋斗

2024-04-07 10:36:00阅读()

艰苦奋斗/不惧困难

留学那段岁月里,彭士禄从未在晚上12 点前就寝。“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头扎进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了湖泊。”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 卢布的报酬。“80 卢布啊!这是老阿妈用血汗钱供孩子上洋学堂,我们能不努力吗?”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

1951 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把彭士禄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陈赓问。“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语气坚定。面对改行,无疑,最大的挑战就是要从零开始。他不惧从头再来,每天夜以继日的钻研核动力相关专业知识,刻苦奋进。从此,他便与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

1958 年6 月,彭士禄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2 年2 月,他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然而,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的知识近乎为零,一无图纸资料、二无权威专家、三无外来援助,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学”。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

国家经济困难,但彭士禄和同事们士气高昂。“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吃......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彭士禄说。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https://www.sdxtjzj.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